?
“十三五”期間第一年即2016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超11萬億元,在市場規模上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成為全球第一物流大國,但中國卻非物流強國。
?
邁向“物流強國”的任務延續到“十四五”,為推進中國從“物流大國”邁向“物流強國”,國家物流發展頂層設計是重要保障。
?
2022年12月15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這是我國首部國家現代物流發展五年規劃。
?
而據掌鏈?第一物流網統計,國家已發布7項十四五專項規劃設計物流,如數字經濟、現代流通;22部相關物流規劃,包括數字物流、能源物流、糧食物流等;1部國家十四五規劃。
?
?
1部國家綜合規劃
——27提物流,17提供應鏈
?
(1)國家“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2021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文提到27次物流,17次供應鏈。
?
②物流與供應鏈規劃內容:
建設現代物流體系,加快發展冷鏈物流,統籌物流樞紐設施、骨干線路、區域分撥中心和末端配送節點建設,完善國家物流樞紐、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設施條件,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發展高鐵快運等鐵路快捷貨運產品,加強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提升國際海運競爭力。
?
?
優化國際物流通道,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加快建立儲備充足、反應迅速、抗沖擊能力強的應急物流體系。
?
?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堅持經濟性和安全性相結合,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
?
推進制造業補鏈強鏈,強化資源、技術、裝備支撐,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
?
?
?
7部專項物流規劃??
——從現代物流到現代流通
?
掌鏈·第一物流網梳理了7份專項物流規劃,包括現代物流、現代流通、冷鏈物流、航空物流、快遞物流等7項。其中現代物流、現代流通強化頂層設計的系統規劃,而冷鏈物流和航空物流屬于補短板規劃。
?
(1)現代物流專項:《“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務院2022年12月15日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 ,這是我國首部國家現代物流發展五年規劃,全文57處提供應鏈,是國家物流規劃中最多提供應鏈的。
?
②“十四五”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雇?035年,現代物流體系更加完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物流企業成長壯大,通達全球的物流服務網絡更加健全,對區域協調發展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更加有力,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
?
③現代物流規劃內容:提出11項重點物流及供應鏈工程,包括: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程、鐵路物流升級改造工程、物流業制造業融合創新工程、數字物流創新提質工程、綠色低碳物流創新工程、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工程、國際物流網絡暢通工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提升工程、應急物流保障工程、現代物流企業競爭力培育工程、物流標準化推進工程。
?
?
?
(2)現代流通專項:《“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22年1月24日正式對外發布 《“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 ,全文32處提供應鏈,這也是我國首部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
?
《規劃》對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進行了戰略性布局、系統性謀劃,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地的重點任務,對暢通經濟循環具有開創性意義。
?
②十四五目標:到 2025 年,現代流通體系加快建設,商品和資源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商貿、物流設施更加完善,國內外流通網絡和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流通業態模式更加豐富多元,流通市場主體更具活力,交通承載能力和金融信用支撐能力明顯增強,應急保障能力和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流通成本持續下降、效率明顯提高,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顯著提升。
?
③現代物流規劃內容:提出14項舉措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體系,包括: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完善區域物流服務網絡、健全冷鏈物流設施體系、加快發展多種形式鐵路快運、推進物流與相關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推廣集約智慧綠色物流發展新模式、提升物流企業網絡化經營能力、提高物流企業專業化服務水平、加強國際航空物流能力建設、拓展內陸國際聯運通道、提升國際海運服務水平、增強口岸物流服務能力、建立健全應急物流快速響應機制、提高物流體系韌性。
?
?
?
(3)冷鏈物流專項:《“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 國務院于2021年12月12日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我國首部冷鏈物流五年規劃,全文11處提供應鏈。
?
②“十四五”目標:到2025年,初步形成銜接產地銷地、覆蓋城市鄉村、聯通國內國際的冷鏈物流網絡,基本建成符合我國國情和產業結構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冷鏈物流體系,調節農產品跨季節供需、支撐冷鏈產品跨區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顯著提高,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顯著增強。
?
③冷鏈物流規劃內容:提出12項冷鏈物流重大工程,包括:三級冷鏈物流節點建設工程、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設施補短板工程、冷鏈運輸提質增效降本工程、銷地冷鏈物流提升工程、醫藥產品冷鏈物流提質工程、冷鏈物流創新低碳發展工程、冷鏈物流設備更新工程、供銷系統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工程、骨干冷鏈物流企業培育工程、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建設工程、全國冷鏈食品追溯監管體系建設工程、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消毒優化工程。
?
?
?
(4)航空物流專項:《“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 民航局于2022年2月16日正式對外發布《“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這是中國民航首次編制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全文16處提供應鏈。
?
②“十四五”目標:到 2025 年,初步建成安全、智慧、高效、綠色的航空物流體系,航空物流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降本增效成效顯著,體系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航空物流對高端制造、郵政快遞、跨境電商等產業服務能力持續提高。
?
③航空物流規劃內容:提出3項航空物流重大工程,包括:航空物流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航空物流設施提升工程和航空物流試點工程。
?
?
?
(5)郵政快遞專項:《“十四五”郵政業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 國家郵政局于2021年12月28日正式對外發布《“十四五”郵政業發展規劃》。全文7處提供應鏈。
?
②“十四五”目標:到 2025 年,我國郵政業在規模實力、基礎網絡、創新能力、服務水平、治理效能等方面實現新躍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更加突出,在全球郵政業發展中的地位更加凸顯。
?
③郵政快遞規劃內容:提出8項郵政業重大工程,包括:郵政機要通信工程,冷鏈快遞工程,快遞進廠工程,郵政快遞樞紐能力提升工程,快遞進村工程,快遞出海工程,智慧郵政建設工程,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綠盾”工程(二期)。
?
?
?
(6)物流通關專項:《“十四五”海關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 海關總署于2021年7月27日正式對外發布《“十四五”海關發展規劃》。全文12處提供應鏈。
?
②中長期目標:展望 2035 年,社會主義現代化海關基本建成。黨的政治建設統領作用全面發揮,全國海關一盤棋的垂直管理優勢充分彰顯,服務大局能力顯著增強;……科技支撐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更高水平的智慧海關,研發應用能力顯著增強……
?
③物流通關規劃內容:提出19項海關重大工程,包括:稅收風險防控能力提升工程,口岸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建設工程,動植物檢疫和外來入侵物種口岸防控能力提升工程,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能力提升工程,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能力提升工程,風險管控能力提升工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能力提升工程,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與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工程,海關稽查核查能力提升工程,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工程,海關特色高端智庫建設工程,單兵查驗優化升級工程,大數據海關應用提升工程,海關實驗室技術支撐工程,強化前沿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應用工程,全面推進“三智”建設和合作工程,海關人才發展工程,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工程。
?
?
?
(7)口岸物流專項:《國家“十四五”口岸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 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于2021年9月17日對外發布《國家“十四五”口岸發展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口岸布局合理、設施設備先進、建設集約高效、運行安全便利、服務完備優質、管理規范協調、危機應對快速有效、口岸經濟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國際一流現代化口岸。到2035年,建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化口岸,高質量完成“五型口岸”建設。
?
③口岸物流規劃內容:提出有序推進“單一窗口”與民航、鐵路、港口、公路、郵政等行業機構合作,依托“單一窗口”建設綜合物流協同平臺、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全程“一站式”通關物流信息服務。
?
對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加快建設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開展跨境貿易數據跟蹤分析,推進跨境物流的全程可視化建設,實現進出口商品全程可追溯。拓展移動服務功能,建設智能客服系統。支持區域“單一窗口”建設。推進國際“單一窗口”信息互聯互通。
?
?
22部相關物流規劃
——包括數字物流、能源物流等
(1)數字物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務院于2022年1月12日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這是我國首部數字經濟五年規劃,利好智慧物流發展。
?
②數字物流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智慧物流”被列入“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工程”。加快對傳統物流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升級,促進現代物流業與農業、制造業等產業融合發展。
?
加快建設跨行業、跨區域的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需求、庫存和物流信息的實時共享,探索推進電子提單應用。建設智能倉儲體系,提升物流倉儲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
(2)貨運物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 國務院于2022年1月18日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中國第四部綜合交通運輸五年規劃,全文13處提供應鏈。
?
②中長期目標:展望2035年,便捷順暢、經濟高效、安全可靠、綠色集約、智能先進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基本建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快貨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基本形成,基本建成交通強國。
?
③貨運物流規劃內容:提出12項重點工程和2大重要行動,包括:戰略骨干通道建設工程、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重點工程、鐵路網建設重點工程、公路網建設重點工程、水運設施網絡建設重點工程、民用運輸機場建設重點工程、綜合交通網絡銜接重點工程、邊境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重點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網絡建設工程、運輸服務品質提升行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升級工程、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行動、綜合交通運輸安全應急能力提升重點工程、國際運輸競爭力提升行動。
?
?
?
(3)內循環物流:《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務院于2022年12月14日發布《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中國首部擴內需戰略中長期規劃,其中提到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發展現代物流體系。
?
②中長期目標:展望2035年,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遠景目標是:消費和投資規模再上新臺階,完整內需體系全面建立……改革對內需發展的支撐作用大幅提升,高標準市場體系更加健全,現代流通體系全面建成;我國參與全球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持續增強,國內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
③內循環物流規劃內容:
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統籌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園區等布局建設,優化國家層面的骨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提高跨區域物流服務能力,支撐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
?
?
?
優化以綜合物流園區、專業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為支撐的商貿物流設施網絡。加快建設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提高城鄉冷鏈設施網絡覆蓋水平,推動食品產銷供的冷鏈全覆蓋。
?
?
發展現代物流體系,圍繞做優服務鏈條、做強服務功能、做好供應鏈協同,完善集約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促進現代物流業與農業、制造、商貿等融合發展。積極發展公鐵水聯運、江海聯運和鐵路快運。探索建立城市群物流統籌協調機制,培育有機協同的物流集群。
?
?
?
優化國際海運航線,強化國際航空貨運網絡,鞏固提升中歐班列等國際鐵路運輸組織,推動跨境公路運輸發展,支持優化海外倉全球布局,加快構建高效暢通的多元化國際物流干線通道,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
?
(4)能源物流:《“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涉能源物流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發改委與能源局于2022年3月22日發布《“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
?
②中長期目標:展望 2035 年,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建成現代能源體系。
?
③能源物流重點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增強能源供應鏈穩定性和安全性,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立足國內、補齊短板、多元保障、強化儲備,完善產供儲銷體系,不斷增強風險應對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經濟平穩發展。
?
(5)農村物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務院于2022年2月11日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的通知》,中國首部農業農村現代化五年規劃,其中提到建設農村物流體系。
?
②“十四五”目標:到2025年,農業基礎更加穩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梯次推進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脫貧地區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③數字物流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建設農村物流體系,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構建農村物流骨干網絡,補齊物流基地、分撥中心、配送站點和冷鏈倉儲等基礎設施短板,加大對公用型、共配型場站設施的政策支持力度。
?
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推進鄉鎮運輸服務站建設,改造提升農貿市場等傳統流通網點。打造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創新農村物流運營服務模式,探索推進鄉村智慧物流發展。
?
?
?
(6)糧食物流:《“十四五”糧食和物資儲備 科技和人才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教育部 科學技術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發改委與能源局五部門于2022年7月12日發布《“十四五”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和人才發展規劃》,首份相關糧食物流人才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時期末,建立健全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和人才融合發展機制……集中解決一批制約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糧食倉儲、物流、加工等環節節糧減損。
?
③糧食物流規劃內容:《規劃》提出,推進糧食物流信息管理平臺技術研發。開發應用基于北斗技術的糧食在途冷(熱)鏈運輸環境監測技術?!剿骷Z食應急數量、質量和物流保障信息融合技術,開展糧食物流跨區域一體化整合、全鏈條(路)信息互聯互通應急體系研究。探索糧食物流信息追蹤和服務監管技術標準。探索“一帶一路”背景下糧食物流商業新模式
?
?
?
(7)應急物流:《“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務院于2022年2月14日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的通知》,中國首部國際應急體系五年規劃,其中提到強化緊急運輸準備。
?
②“十四五”目標:到 2025 年,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建成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國家應急能力體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全面加強,應急管理法治水平、科技信息化水平和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產、綜合防災減災形勢趨穩向好……
?
③應急物流規劃內容:《規劃》提出,依托大型骨干物流企業,統籌建立涵蓋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各種運輸方式的緊急運輸儲備力量,發揮高鐵優勢構建力量快速輸送系統,保障重特大災害事故應急資源快速高效投送。健全社會緊急運輸力量動員機制。
?
加快建立儲備充足、反應迅速、抗沖擊能力強的應急物流體系。優化緊急運輸設施空間布局,加快專業設施改造與功能嵌入,健全應急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設標準。
?
在關鍵物流樞紐建設應急物資調運平臺和區域配送中心,依托大型快遞物流企業建設一批綜合應急物資物流基地。完善國家應急資源管理平臺和應急物資保障數據庫,匯聚應急物資信息。
?
(8)物流服務貿易:《“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商務部等24個部門于2021年10月19日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中國第四部綜合服務貿易五年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智慧物流。
?
②“十四五”目標:展望 2035 年,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格局全面確立。服務貿易發展內生動力更加強勁,發展環境更加優化,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服務貿易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貢獻更加凸顯。
?
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位居全球前列,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明顯增強,“中國服務”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顯著提升。
?
③物流服務貿易重點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智慧物流、線上支付、在線教育、線上辦展、遠程醫療、數字金融與保險、智能體育等領域,積極支持旅游、運輸、建筑等行業開展數字化改造,支持簽發區塊鏈電子提單。
?
推進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發展,加快構建開放共享、覆蓋全球、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
?
(9)商務物流:《“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商務部于2021年7月8日發布《“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中國第四部綜合商務五年規劃,利好商務物流發展。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展望2035年,消費大國地位進一步穩固,商品和服務消費品質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商貿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
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貿易高質量發展躍上新臺階,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合作水平明顯提高。商務數字化、綠色、安全發展達到更高水平。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貢獻者和引領者。
?
③商務物流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優化流通網絡,健全流通骨干網絡,與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相銜接,依托國家物流樞紐,合理規劃布局商品集散中心、綜合物流園區、物流配送中心等流通節點。
?
加強農產品供應鏈建設,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構建城鄉高效配送體系,推動區域物流一體化發展,提升商貿物流標準化水平,加快構建高效暢通、協同共享、城鄉一體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
?
完善農村流通體系,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發展共同配送,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推進“數商興農”,發展農村電商新基建,推動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培育農產品網絡品牌。
?
?
?
(10)外貿物流:《“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商務部于2021年11月23日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中國第三部綜合對外貿易五年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展望 2035 年,外貿高質量發展躍上新臺階。貿易結構更加優化,進出口更趨平衡,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綠色低碳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高,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
?
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達到全球先進水平,維護全球貿易合法合規,對全球經濟發展和治理體系改革貢獻更加突出。
?
③外貿物流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加快推進海外倉標準建設,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或行業標準。推進海外倉數字化發展,探索建立海外智慧物流平臺。
?
依托海外倉建立完善覆蓋全球、協同發展的新型外貿物流網絡,打造優化國際供應鏈布局的智慧載體。引導外貿企業與物流企業加強業務協同和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支持國內物流企業發展國際業務。
?
?
?
(11)智慧供應鏈:《“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工信部等8部門于2021年12月21日發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中國第三部智能制造發展五年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
?
③智慧供應鏈規劃內容:《規劃》提出,聚焦企業、行業、區域轉型升級需要,圍繞車間、工廠、供應鏈構建智能制造系統,開展多場景、全鏈條、多層次應用示范,培育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引導龍頭企業建設協同平臺,帶動上下游企業同步實施智能制造,打造智慧供應鏈。
?
?
?
(12)醫藥物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務院于2022年3月3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通知》,中國第四部中醫藥五年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政策和體系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振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
③醫藥物流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健全中藥材種植養殖、倉儲、物流、初加工規范標準體系。鼓勵中藥材產業化、商品化和適度規?;l展,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養殖。鼓勵創建以中藥材為主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以中藥材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強鎮。
?
(13)城市物流;《“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發改委于2022年7月7日發布《“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國第三部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制造發展五年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 年,城市建設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基礎設施體系化水平、運行效率和防風險能力顯著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緩解,基礎設施運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礎設施質量明顯提升,中小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
?
到2035 年,全面建成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方式基本實現綠色轉型,設施整體質量、運行效率和服務管理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③城市物流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無障礙設施體系。完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開展基于無人駕駛汽車的無人物流、移動零售、移動辦公等新型服務業,滿足多樣化智能交通運輸需求。
?
(14)公路物流安全:《“十四五”全國道路交通安全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應急管理部于2022年7月28日發布《“十四五”全國道路交通安全規劃》,中國第四部道路交通安全五年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道路交通現代治理邁上新臺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部門合力進一步加強,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壓實,社會參與度進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現代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
?
③公路物流安全規劃內容:《規劃》提出,推動層層壓實道路交通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安全管理、安全投入、產品質量、教育培訓等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強化車輛生產改裝、車輛檢驗檢測、駕駛人培訓、道路建設養護、道路運輸、貨物裝卸企業、客貨運場站、物流園區等相關企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的第一責任人法定責任。加強貨運源頭單位、貨物裝卸企業、客貨運場站、物流園區等單位交通安全管理,明確并落實管理方責任。
?
強化道路運輸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分級管控,加強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控,落實企業動態監控主體責任,及時糾正處理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健全道路交通新模式、新業態法規制度與監管體系,落實網約車、共享汽車、互聯網道路貨運、外賣快遞等平臺企業安全主體責任。
?
(15)智能貨運物流:《“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務院于2022年4月8日發布《“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交通運輸技術研發應用取得新突破,科技創新能力全面增強,創新環境明顯優化,初步構建適應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創新驅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
③智能貨運規劃內容:《規劃》提出,推動物流智能化發展,突破智能倉儲和輸送、智能分揀和裝卸、智能安檢、智能載運單元、農村交郵智能融合等關鍵技術,推廣應用自動化立體倉庫、引導運輸車等裝備設施。推動多式聯運發展,開展跨運輸方式智能協同和快速換裝轉運、物流樞紐協同優化與集成控制、郵政寄遞網絡擴容升級等技術研究。
?
研發應用冷鏈保溫箱、智能生鮮自提柜、冷藏車、冷鏈溫控系統等冷鏈物流技術與裝備。發展高鐵快運、無人機(車)物流遞送等新業態新模式,開展城市地下智慧物流配送系統前期研究。
?
(16)供應鏈金融標準:《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央行等4部門于2022年2月8日發布《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到2025年,與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基本建成,標準與金融監管、金融市場、金融服務深度融合,金融標準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質量效益和生態效益充分顯現,標準化支撐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
③供應鏈金融標準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標準保障。推動供應鏈交易數據與金融機構共享的流程、接口、使用、安全等數字信息管理技術標準建設。
?
加強統一的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公示系統的數字化和要素標準建設,支持金融機構通過接口方式批量辦理查詢和登記,提高登記公示辦理效率。
?
制定銀行間電子認證互通互認等標準,助推提升供應鏈融資結算線上化和數字化水平。研制科技金融產品標準,助力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
?
(17)物流平臺:《“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務院于2022年1月27日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的通知》。
?
②物流平臺監管規劃內容:《規劃》提出,探索創新符合平臺經濟、產業數字化、新個體、微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特點的監管模式,促進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
優化完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登記注冊服務。加強新經濟監管工具創新供給,探索觸發式監管機制,完善敏捷治理等新型監管模式。完善網約車、共享單車、汽車分時租賃、網絡貨運等交通運輸新業態監管規則和標準。
?
(18)社區物流:《“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國務院于2021年12月27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
?
②“十四五”目標:到2025年末,黨建引領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更加完善,服務主體和服務業態更加豐富,線上線下服務機制更加融合,精準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社區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更好解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③城鄉社區物流規劃內容:《規劃》提出,推動物流配送、快遞、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設施輻射符合條件的村(社區),鼓勵發展社區物業、維修、家政、餐飲、零售、美容美發等生活性服務業,支持相關企業在村(社區)設置服務網點,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大力發展社區電子商務,探索推動無人物流配送進社區。
?
?
?
(19)綠色物流:《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交通運輸部于2022年1月21日發布《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初步形成,基本實現基礎設施環境友好、運輸裝備清潔低碳、運輸組織集約高效,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綠色發展水平總體適應交通強國建設階段性要求。
?
③綠色物流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加快推進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鼓勵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
?
推進新增和更換港口作業機械、港內車輛和拖輪、貨運場站作業車輛等優先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推動公路服務區、客運樞紐等區域充(換)電設施建設,為綠色運輸和綠色出行提供便利。
?
?
?
(20)物流大數據:《“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工信部于2021年11月30日發布《“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到 2025 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 3 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 25%左右,創新力強、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
③物流大數據規劃內容:《規劃》提出,延伸行業價值鏈,加快建設行業大數據平臺,提升數據開發利用水平,推動行業數據資產化、產品化,實現數據的再創造和價值提升。
?
打造服務政府、服務社會、服務企業的成熟應用場景,以數據創新帶動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促進金融科技、智慧醫療等蓬勃發展。持續開展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推動大數據與各行業各領域融合應用,加大對優秀應用解決方案的推廣力度。
?
?
(21)智慧供應鏈:《“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工信部2021年11月17日發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到 2025 年,信息化和工業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制造業各領域加速滲透,范圍顯著擴展、程度持續深化、質量大幅提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 105。
?
③智慧供應鏈規劃內容:《規劃》提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升級,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深化應用 5G、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重構產業鏈的結構、流程與模式,強化產業鏈全渠道智能管控和動態優化,促進產業鏈向產業網絡轉型,增強產業鏈的自適應、自修復能力,提升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
推動供應鏈全鏈條云端協同,引導上下游企業加強供應鏈數字化管理和一體化協同,基于平臺開展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和協同配送,推動企業健全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打造敏捷高效、安全穩定的數字化供應鏈和供應鏈網絡。
?
(22)物流立法:《交通運輸“十四五”立法規劃》
?
①發文單位及影響:交通運輸部于2022年1月12日發布《交通運輸“十四五”立法規劃》。
?
②“十四五”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交通運輸重點領域重大立法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法兩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頒布實施;一批服務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保障交通運輸安全、回應人民群眾期待、細化落實上位法規定的部門規章印發實施;
?
交通運輸立法質量進一步提升,綜合交通法規體系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上得到進一步完善,立法工作對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推動、支撐、保障作用進一步加強。
?
③物流立法規劃內容:《規劃》提出,落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適應道路運輸發展的新需求新變化,全面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修訂工作,對道路客貨運輸相關法律規范、制度安排進行全面優化調整,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監管方式和制度創新,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道路運輸市場發展活力,推動形成新舊業態協同融合、雙向互濟的發展局面,保障和促進道路運輸業提質增效。